2011年12月26日上午一上班,當記者趕赴中國絕熱節能材料協會進行采訪時,寧衍林就早已守候在協會的辦公室外了。他作為一家企業的負責人,此次專程從蘭州來北京做無機保溫材料的行業咨詢和市場調研。
“我們廠子之前有過一條巖棉的生產線,由于當時價格太低就停掉了。今年巖棉又突然火了,就想過來看看。”寧衍林對記者說。
無機材料:火爆的“政策市”
據接待寧衍林的協會工作人員高凱良介紹,從年初政策出臺以來,協會的來訪者就絡繹不絕,多數都是來咨詢無機材料項目的。
高凱良口中的“年初政策”是指,2011年3月14日,公安部消防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俗稱“65號文”),其中規定: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否則不予驗收通過。
寧衍林表示,他們并不很清楚“65號文”的具體內容。像大多數有意上馬無機保溫材料的企業一樣,他們首先感受到的是來自市場的需求。
以北京市場為例,自“65號文”下發以來,巖棉保溫產品的終端銷售價格從正常的42元/平方米左右曾一度飆升至200多元/平方米,即使如此產品依然供不應求。生產各種絕熱保溫材料的原材料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漲幅多在10%以上。巖棉、礦渣棉、玻璃棉等產品的原材料均比去年每噸上漲了1000元左右。而在此次市場變動中異軍突起的珍珠巖,其原材料價格更是從400元/噸上漲到1300多元/噸,翻了兩倍以上。
在產能方面,各種無機保溫材料都呈現大干快上的局面。中國絕熱節能材料協會秘書長胡小媛告訴記者,今明兩年,預計巖棉將新增2萬噸及以上規模巖棉生產線幾十條,設計產能將增加120噸。如果全部用于建筑外墻保溫,將達一億平方米以上,可占整個外墻保溫市場的1/4左右。
泡沫混凝土行業也是此次行業調整的大贏家。據2011年12月下旬公布行業發展報告稱,自2011年3月份至今,短短10個月中,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生產總量由文件下發前的約10萬平方米,迅速發展至目前的250萬平方米,擴大了25倍,企業數量也由十幾家發展到了幾百家。
當得知記者隨后將要拜訪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珍珠巖分會會長王耀時,寧衍林提出一同前往,以了解珍珠巖的情況。而對于王耀來說,這樣的來訪者早已司空見慣。
“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咨詢行業信息,根本沒有時間應付。”王耀告訴記者。
王耀表示,珍珠巖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吉林、遼寧到河北、河南大量珍珠巖項目開工建設,由于涉足企業太多,發展速度太快,連相關數據都無法準確統計。
然而,王耀也指出,火爆的行情也帶來了整個市場的混亂。
市場現狀:亂象叢生
“目前整個墻體保溫材料的市場十分混亂,很多消失多年甚至沒聽說過的無機材料紛紛現身,都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要在這個混亂的市場分一杯羹。”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波告訴記者,在2011年保溫材料的行業會議上,陌生的面孔突然多了起來。一些早已在技術上被判死刑、被行業淘汰的無機材料都紛紛出來自說自話。因為防火等級達標這一條,使得它們都有了充分的話語權。
在混亂的市場中,開發商們也顯得莫衷一是。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成本總監侯衛東對記者說:“自‘65號文’出來以后,市場價格就亂了。我們也不知道該用什么材料。在目前的采購中,還沒有找到得到各方都認可又能買得到的保溫材料。而現在無機保溫材料價格上漲得厲害。我們迫切希望能找到既保溫性能好又安全的材料。”
李建波直言,市場的混亂還將導致其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他的這一判斷也得到了來自無機材料行業內的確認。
據王耀介紹,珍珠巖行業多為資質較差的小企業。一直以來就存在著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等問題。此次的行業機遇在某種程度上卻成為了加劇這些問題的因素。
無獨有偶,在剛剛公布的泡沫混凝土行業報告里,明確指出行業面臨的四大問題之一就是低價惡性競爭日益突出。
巖棉保溫產品的質量同樣不容樂觀。胡小媛告訴記者,當前巖棉材料產能為118萬噸,但多應用于工業領域。在供不應求、價格飆升,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很多工業用巖棉材料也擠進建筑外墻市場濫竽充數,引發了市場的混亂。
“工業用巖棉與外墻用巖棉產品的指標體系存在很大差異,工業用巖棉產品若用于建筑外墻將會產生很大的工程隱患,造成墻體開裂,大面積脫落等質量問題。”胡小媛坦言,目前市場上的無機產品很多都是有問題的,并且后果已經開始顯現。
李建波指出,無機材料的大干快上不僅導致了產品的質量問題,而且因為缺乏相關施工經驗和技術人員,致使施工環節問題叢生。“事實上,有機材料此次被限制,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本身的產品質量和施工管理問題沒能很好地解決,比如阻燃劑不達標,現場施工不合規等,幾次頗受關注的大火莫不如此。希望無機材料不要走有機材料的老路。”
落地執行:遭遇尷尬
與無機材料的火爆相比,有機材料也并不冷清。據行業協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有機材料的市場份額并沒有減少太多,依然是建筑外墻保溫產品的主體。
這一事實似乎有悖于無機材料的火爆行情以及“65號文”對有機材料的一票否決。
“因為有機材料占了整個市場份額的90%以上,無機材料只占不到10%,所以無機材料的增長并沒有對有機市場形成太大沖擊。”胡小媛如此解釋。
李建波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達不到A級防火等級的有機材料,仍實際占據著墻體保溫材料的大多數市場份額。這也說明了“65號文”在落地執行時并沒有被嚴格執行。
“‘一俊遮百丑’,但無機材料在防火性能上的這個‘俊’卻無法掩蓋它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保溫性、吸水率、透氣性以及施工難度和價格等方面無機材料都無法與有機材料相比。”李建波進一步指出,更大的問題是目前無機材料的產能根本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如果嚴格執行“65號文”,很多工程將面臨停工。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公安部消防局在上海召開的一個外墻保溫材料業內座談會上,大部分企業也認為“65號文”的規定過于嚴苛,稱無機保溫材料市場的產能準備嚴重不足,有不少企業甚至建議:公安部重新放寬標準。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就曾坦言:“就目前情況來說,‘65號文’要執行非常難。”
中國聚氨酯制品專業委員會高級顧問楊宗焜表示,目前市場上的絕大多數有機保溫材料都達不到A級防火標準,在短時間內,生產廠商也不可能生產出達到A級防火標準的有機保溫材料。
侯衛東認為:“不應該這樣一刀切地否定一種材料。目前各個地方執行過程中的標準是有差異的,在當前的具體項目采購中,還沒有找到得到大家統一認可的保溫材料。”
北京首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成本合約部副部長耿一舒則表示,“65號文”剛剛發布時,作為開發商,在選擇墻體外保溫材料的過程中,大家也都很困惑,不知道到底用什么。在后來的采購中,根據不同地區的執行標準情況,盡量向“65號文”要求靠攏。
面對現實操作的難題,各地的反應也不一。從幾個省不同的做法可以看出端倪:如吉林省要求從嚴執行之前公安部下發的“46號文”,而不執行“65號文”。南京則要求全部保障房的保溫材料統一使用有機類的聚苯乙烯,而回避了“65號文”的執行問題。在模棱兩可間很多施工單位則采取了打擦邊球的辦法來規避“65號文”,例如用有機材料復合A類材質來代替無機材料等。
政策動向:權衡中將有調整
李建波認為,政策制定要參照現實的可操作性,要全面權衡各方面的利弊。對非A級標準保溫材料的一票否決顯然并不合理。“目前,修改“65號文”的條款已經在業內達成共識,‘65號文’將要松動的消息也一直在業內流傳。”
李建波告訴記者,2011年10月18日,公安部消防局曾會同住建部相關司局召開了一個會議。外界猜測或將修改“65號文”。雖然最終未能形成新的文件,但會上流出一份內部文件,其內容對保溫材料的要求已經降低了防火要求。這應該是官方發出的一個信號。
目前,由公安部消防局主編,住建部參與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簡稱《規范》)的征求意見稿已開始公示,征求意見截止到2011年年底。
“《規范》征求意見稿對保溫材料的防火等級提出了詳細而明確的要求,對于不同高度、不同地區、不同功能建筑物的外墻保溫材料做了不同的規定。”李建波認為,相關部門有可能會用《規范》來代替“65號文”。
“以文件這種行政命令的形式來規管專業領域的問題應該是一種臨時措施。專業領域的技術問題應該交給行業內的技術規范來解決,這樣處理無疑更科學、合理。”據李建波估計,按照一般行業規范從公示、修改、送審、審批,到最終頒布的流程計算,新版的《規范》應該能在2012年的下半年正式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