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 新聞中心 > - 行業新聞 |
世界泡沫混凝土工業化技術體系的發展歷程
|
發布時間:2011-10-22 07:45:36 來源:泡沫混凝土 瀏覽次數:3423 |
二十世紀初期,北歐各國及俄國,都曾積極致力于泡沫混凝土的技術開發。此后,泡沫混凝土開始較快地發展。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初的二十年,是泡沫混凝土工業化技術體系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正值二戰爆發,生產加氣混凝土的鋁粉供應緊張,于是歐洲各國紛紛轉向以泡沫取代鋁粉,以泡沫混凝土取代加氣混凝土,刺激了泡沫混凝土在二戰前后及戰爭期間的研發及生產,形成了其發展的第一個高潮。其應用領域以建筑保溫為主。 在這一時期,技術成就最大的是前蘇聯。應該說,前蘇聯為泡沫混凝土技術成熱并走向工業化生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從 1926年開始研發到 1930年在列寧格勒 (現圣彼得堡)開始工業化生產,前蘇聯只用了四年時間。從1936年起,他們在已成功生產自然養護泡沫混凝土的基礎上,實現了蒸壓泡沫混凝土及蒸壓泡沫硅酸鹽的工業化生產,建立了以彼爾伏烏拉爾斯克、別萊茲尼克等泡沫混凝土大型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的泡沫混凝土砌塊、墻板、飾面板、屋面板、樓坂等,開始大量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從 1946年-1958年,前蘇聯出臺了《泡沫混凝土屋面板》1781-49、《廠房屋頂用鋼筋泡沫混凝士大型板》7741-55等一系列國家標準,是世界上最早形成泡沫混凝土制品標準體系的國家,比我國早50多年。可以說,前蘇聯奠定了泡沫混凝土技術體系的基礎。他們當時建立的一整套完善的泡沫混凝土原料測定與制品檢驗方法,泡沫混凝土蒸壓技術規程,泡沫沉陷距與泌水率測儀 (蘇聯中央工業建筑科學研究所研制)等檢測儀器,至今仍被世界各國所廣泛應用。如今我國流行的大多數發泡劑,也均為前蘇聯所發明。如 A·T·巴拉諾夫和 JI·M 羅普費里德發明了石油磺酸鋁發泡劑,并于1950年開始用于雷特卡林泡沫混凝土廣、第聶伯彼特羅夫斯克泡沫混凝土廠等,實現了工業化應用;JI· M羅普費里德研究出水解血膠發泡劑,在五十年代初期開始工業應用;M·H·格茲列爾和 B·H。卡烏夫曼于上世紀四十年代就研究出松香皂發泡劑,至今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發泡劑(于2006年前后逐漸淘汰);1940 年前蘇聯中央工業建筑科學研究所以植物根莖研究出植物皂素發泡劑。如今泡沫混凝土基礎技術,大多來自于前蘇聯。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泡沫混凝土技術開始從它的發源地歐洲以兩個渠道向世界各地傳播。一條渠道是前蘇聯將其技術傳播到中圈及東歐的波蘭等各國,另一條渠道是德、英、瑞典、荷蘭等西歐國家將其傳播到北美及亞洲的韓國及日本等國。這一階段是泡沫混凝土技術在世界各地的傳播及發展期。在這一時期,泡沫混凝土的應用仍以建筑保溫制品為主。 1979年,美國的Yamads等人首次將泡沫混凝土在油田固井方面獲得成功,使泡沫混凝土走出了保溫的單一領域,開始向多領域發展。其后,日本將其成功用于巖土工程的回填。韓國及日本將其應用子地暖保溫層。進入新世紀之后,泡沫混凝土在吸音隔音領域,吸能吸波領域、耐火材料領域等許多新的應用方面研究活躍,并逐步形成了規范化應用。可以說,自 1979年至今的 30年,是泡沫混凝土技術水平的提高與應用領域的高速擴展階段。目前,它的應用領域已達 20多個,并由民用擴展到軍用、航空、工業應用等高端領域,為它未來的發展開辟了寬闊的道路。日前,泡沫混凝土最為發達的三個地區是:歐洲、北美、亞洲的中日韓及東南亞,在其它地區,泡沫混凝土也有一定的應用。總的來看,泡沫混凝土基本普及應用到全世界。
|
|
|
|